- 當前,重慶提出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在此背景下,騰訊、京東、阿里巴巴、百度、蘇寧、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積極布局重慶,把一些最前沿最先進的技術平臺或商業模式放在重慶探索、實施。
- 4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三部委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提出省、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具體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
-
當地時間7月10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中德自動駕駛汽車展示活動。
-
近日,據外媒報道,法國政府計劃在2020年到2022年之間,實現在公共道路部署“高度自動化”汽車的目標。同時,法國高級官員Anne-Marie Idrac將負責制定國家層面的無人駕駛車戰略。
-
7月31日報道,UPS當天宣布將與洛杉磯的初創公司Thor Trucks合作,開發一款中型電動配送卡車。UPS開發自己的電動卡車,可使其在電動配送卡車數量上增長一倍。UPS說,預計這批卡車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投入使用。
-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院士11月22日在“2017年智能交通年會暨常熟國際智能汽車周”開幕致辭中說,我國智能交通轉型將于明年啟動,智能交通將迎來創新發展黃金時代。作為最有希望首個實現無人車量產的企業,百度將“阿波龍”無人車量產的時間表提前了兩年。與此同時,各大傳統車企也在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各自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計劃。顯然,越來越智能化的人機技術和駕駛體驗,將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隨著汽車公司繼續與科技公司和叫車服務公司合作以更快更有效地創新,無人駕駛汽車即將成為現實。但在無人駕駛汽車時代,人們對未來的隱私安全產生了疑問。汽車行業巨頭似乎忽視了這樣的事實,即創新和便利將會付出代價。
-
“我國無人駕駛技術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力度大。公眾對此項技術的接受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認為我國無人駕駛技術或需經歷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時間即將普及。”這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王鄲維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后接受新華網專訪時所說的一番話。大家眼里的無人駕駛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更應該叫自動駕駛,通俗的理解即為車不受人的控制可以自動前行,不論車上是否有駕駛員乘坐,只要不是受人控制則為無人駕駛車輛。雖然技術上我們有所欠缺,但總歸,我們已經能在實驗環境下實現自動駕駛了——前一到兩年,不管是汽車主機廠還是Google這樣的科技公司,都可以把他們的無人車拿出來亮一亮,比如讓無人車跑到測試場地里,人少的大馬路上,但終究要落實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難度是挺大的。
產業狂歡勞斯萊斯最近正攜手谷歌展開新的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推動船舶的智能化發展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實現其2020年之前實現船舶完全自動化航行的愿景。 [詳情]微博熱議